作者:愛菲爾牙醫診所 羅祥佑醫師
隨著醫療科技進步,現今正顎手術已可在術前進行 3D 模擬、預測咬合與臉型變化,大幅降低過去術後不如預期或需二次修正的失敗風險。然而,仍有少數患者會在恢復期經歷如臉部麻木、感染、骨釘外露等後遺症。在做出手術決定前,透過完整理解手術類型、風險評估與術後照護,是提升成功率與降低併發症的關鍵步驟。以下讓愛菲爾牙醫診所的羅祥佑牙醫師帶我們一起了解吧。
目錄
正顎手術怎麼做?原理與4種常見手術方式
正顎手術的核心原理,是透過切開上顎或下顎的骨頭,讓骨骼可以被適度前移、後退或旋轉,重新塑造理想的咬合與臉型。移動後的骨頭會以鋼釘固定,幫助骨頭穩定癒合。
- 下顎骨矢狀劈開術:常用來改善下臉部臉型,手術會將下顎骨的垂直枝進行矢狀切開,調整位置後以鋼釘固定。
- 上顎切骨手術:針對中臉部輪廓進行調整,會將上顎的齒槽突部位切開,重新定位後以鋼釘穩固。
- 雙顎手術:同時調整上顎與下顎位置,適用於需要整體臉型改善的情況,可達到更全面的咬合與外觀調整效果。
- 下巴成形手術:透過切開下頷骨下方,將下巴骨頭往前或往後移動,用來優化下巴比例與臉型線條。
<延伸閱讀:正顎手術費用?正顎手術是什麼?哪些人需要接受正顎手術?>
正顎手術會失敗嗎?失敗率高嗎?
正顎手術雖然在醫學上已經是一項相對成熟且技術穩定的手術方式,但如同其他外科手術,仍然存在一定比例的風險與術後不如預期的情況。
好消息是,隨著 3D 影像技術與術前模擬系統的發展,現在醫師能夠在開刀前就預測手術後的咬合關係與臉型輪廓,讓整體風險大幅降低。
因此,絕大多數患者的手術結果仍屬穩定、安全,真正出現明顯「失敗」的案例並不常見。
但如果你對手術結果抱有高度期待,或本身對恢復期與後遺症特別在意,也建議在術前先與醫師充分溝通,理解整體治療計畫與風險評估,會是更安心的做法。
正顎手術失敗案例常見是哪些原因?
正顎手術雖然技術成熟,但仍有少數案例出現術後咬合不穩、臉型偏差或需二次修正的情況。這些「失敗」通常不是單一醫療疏失造成,而是與術前規劃不完整、醫療團隊經驗不足、或術後患者未按指示配合等多重因素有關。
舉例來說,若術前模擬與實際切骨位置落差太大,或術後未配合牙套調整與定期回診,都可能導致結果與預期不同。
骨骼條件差、癒合不良,也可能讓手術效果打折。正顎手術的成功,關鍵在於術前、術中與術後的每個細節都要「配合得剛剛好」。
正顎手術後遺症有哪些?
正顎手術屬於中大型骨骼手術,術後有機會出現一些暫時性或少數永久性的後遺症。大多數不適會隨著時間逐漸改善,但在做決定前,理解可能的風險與恢復情況仍是必要的。
常見的術後不適反應:
腫脹與瘀青
幾乎所有人術後都會經歷臉部腫脹,尤其在術後前 3 天最明顯,約 1~2 週後會逐漸緩解。
臉部感覺異常(麻木或遲鈍)
下顎手術可能影響到下齒槽神經,這條神經負責下巴、下唇與下排牙齒周圍的感覺。術後有些人會出現短暫的麻木、遲鈍或過度敏感。根據陳怡傑正顎削骨整形專科的資訊,約 90% 的人可在術後六個月內恢復正常,但約有 10% 可能出現較長期的感覺異常,雖不影響咀嚼與表情活動,但仍需心理預期。
講話與進食不便
初期因臉部腫脹與肌肉張力改變,會出現發音不清、咀嚼無力的情況,大多在 1~2 週後逐漸改善。
正顎手術其他後遺症
- 二次手術 (發生率約百分之一)
- 骨釘外露 (發生率約百分之一)
- 術後感染 (發生率約百分之一)
- 神經受傷 (發生率千分之一以下)
- 骨頭缺血性壞死 (發生率千分之一以下)
正顎手術風險怎麼降低?醫師選擇與術前準備建議
正顎手術牽涉骨骼、神經與咬合三大結構,雖然技術已相對成熟,但術後是否順利、恢復是否良好,與「手術團隊的經驗」和「個人準備狀態」都有密切關聯。以下幾個面向,是在手術前可以主動掌握的重點:
選擇有經驗的正顎醫師團隊
這類手術通常由口腔顎面外科醫師與牙科矯治醫師協同操作,建議選擇手術案例數穩定、能提供術前3D模擬與咬合預測的團隊。術前不妨多詢問治療規劃細節、過往案例經驗與追蹤制度,能讓你對整體流程更有掌握。
術前一個月開始養成良好生活習慣
保持均衡飲食與正常作息,不僅有助於術後傷口癒合,也能提升身體免疫力,減少感染風險。建議攝取足夠蛋白質、多喝水,減少菸酒、熬夜與高糖飲食等可能干擾修復的行為。
預留恢復期與調整心理期待
手術後的前一週以臉部腫脹與不適感為主,前一個月內多以流質或半流質為主食,體重平均會減少 2~5 公斤左右。提前準備術後飲食替代方案,也能幫助自己更快適應。
積極與醫師溝通、建立回診計劃
無論是術前的咬合設定、模擬討論,或術後回診追蹤,都需要你主動配合與溝通。若術後感覺異常或進度延遲,及早反應才能避免後續衍伸問題。
正顎手術恢復期會多久?
- 傷口癒合時間:口部傷口在 2 星期左右即可癒合。
- 多久消腫︰消腫的速度依個人體質有所不同。剛開完刀的顏面腫脹,大約在 1 個月內就會大幅消腫,但之後消腫的速度也開始減慢,完全消腫可能要長達 6 週或甚至更久。
- 講話不清:因臉部及嘴唇腫脹的關係,術後 3 天內會有說話不清晰的情況,但通常 1~2 週後就能正常說話。
- 顎骨的瘉合:顎骨約 2 個星期之內會初步癒合。而完全癒合可能需要 6~12 個月。
正顎手術過程快速看
- 由整形醫師與牙醫師共同諮詢,確認手術的流程。
- 術前蒐集資料,包含X光、電腦斷層、牙模、3D模擬,並先處理蛀牙或牙周病等問題。
- 術前評估身體狀況,如果體重過輕就需補充營養,體重過重或糖尿病者,則需要控制血糖。
- 使用牙套調整牙齒,讓術後預計改變的上下列齒顎,可在對的咬合位置。
- 安排手術時間及術前的抽血檢驗。
- 牙科醫師確認齒模及協同手術規劃。
- 整形外科醫師制定手術計畫,並執行手術。
- 術後配戴牙套,調整牙齒的排列與咬合位置。
- 術後定期回診,確認傷口復原狀況。
正顎手術費用怎麼算?
國內大型醫院的正顎手術費用,約落在 30~45 萬元間。依照全民健保的相關規定,除了因外傷或是先天性顱顏疾病,須正顎手術修復或重建,可透過健保專案申請部分負擔外,健保不給付因改善咬合、外觀所進行的正顎手術費用,需全額由患者來自行負擔。
此外,若只是單純透過正顎手術來進行外觀的改善,保險公司將判定為美容手術,是不會給付手術費用;如果是經由醫師判斷為上下顎骨造成的咬合問題,並已影響咀嚼、發音等,必須進行正顎手術來重建基本功能,則可以申請保險給付,但還是需視投保內容為準。